盈丰配资 郑州纺织工人奋斗史丨浆纱车间走出的男劳模_王国英_操作_河南
五一劳动节礼赞盈丰配资
人物介绍:王国英,男,1952年6月生,河南滑县人,中共党员。曾先后承担过五种机型、26个不同档次的品种生产任务,在试浆高密府绸等高难度产品中,攻克难关,填补了河南纺织工业三项空白。1994年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
王国英的劳模证及奖章
1969年读完一年初中的王国英老师(在此,以老师为尊称)到偏僻的乡村做了一名知青,1971年被石油化工部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招收为一名安装钳工。7年以后,他调到郑州国棉三厂,分配在准备车间浆纱工序学挡车。从炼塔林立油仓纵横的石油化工厂踏进纱线飞舞机器轰鸣的纺织厂,多年刻苦钻研的锯割、锉削、錾切技术在庞大的浆纱机上一样也用不上,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
王国英初到浆纱,被分配到挡浆纱前车,为了尽快掌握挡车要领,他借阅了大量的《棉纺织技术》、《浆纱操作技术》书籍,积极参加操作技术理论培训。为了早日把技术学到手,他上班时随身装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当班的气候、温度、湿度、车速、气压、浆液粘度、浆锅温度、上浆回潮率大小等数据和老师傅们如何处理疵点断头的动作和方法。短短数月,他练成了识码一眼准,梳纱一梳成,割纱一刀齐,断头处理一刀清等高标准操作动作盈丰配资,达到优一级手。1980年10月,学挡车才刚刚五个月的王国英就被破格从浆纱前车提升为浆纱后车挡车。
展开剩余61%1982年,全国工矿企业先后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教育,王国英心里有了技术创新的念头,他就积极报名参加了由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中国科协普及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电视讲座学习。经过多年的摸索,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以后,在原操作法的基础上,他总结出一套适合涤、棉、高密织物和适应各类机型的操作经验材料。这个一万字的操作经验包括:浆纱的目的和任务、浆纱挡车工的操作要求、浆纱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翻改试验新品种的注意事项、新型浆纱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等。从此,王国英的浆纱操作经验在全厂浆纱工序进行学习推广。
浆纱车间高温、高湿,苦、热、脏、累、险占全了,十几台浆纱机以间隔不足两米的距离依次排列,浆液沸腾,蒸汽滚滚。王国英从分到浆纱岗位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浆纱机旁操作,一干就是30多年,没有叫过苦,喊过累,没有提出过调换工种,因为他爱纺织这个行业,更爱浆纱这个岗位。
王国英入选第二届郑州十大新闻人物
多年的辛苦和汗水换来了上级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自1989年入党后,王国英老师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七年被评为厂级文明标兵、操作标兵;先后九次荣立三等功;被郑州市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被郑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郑州市质量标兵;1990和1991年连续二年被评为郑州市纺织局先进生产者;1992年被河南省纺织工会授予河南省纺织系统“百、十、万”质量竞赛质量标兵;1994年4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199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1996年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新闻人物;1998年光荣当选为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8年4月24日,作者访谈王国英
纺织系统的劳模以女性居多,大多出自细纱车间和布机车间,在全国劳模中男劳模很少,浆纱车间里出来的劳模更是少之更少。据悉,王国英老师是唯一一位浆纱车间走出来的全国男性劳模。 (文章摘自郑州二七纪念馆出版的《郑州工业文化遗产访谈录》,原文有删减)
文字:庞倩华
图文编辑:胡斌盈丰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友兴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港联配资 牛市早报|国家发改委:将推出做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
- 下一篇:没有了